半个实习总结

时间:2024-11-09 17:26:07
半个实习总结

半个实习总结

[半个实习总结]有段日子没来博客了,但是海涛和批驳哥之间的批驳与反驳让博客一下子又火了起来,半个实习总结。作为一个旁观者,关注了两日之后,难免想说点什么,虽然似乎讨论要接近尾声了,就等批驳哥的身份大白天下了。
我觉得在咱们的博客上看到这种水平的讨论,一是震惊,二是高兴。我喜欢这种类型的讨论,因为现在很少看到了,我总是喜欢过了时的东西,所以在新闻敏感上也是落伍的吧。但是这次的讨论一开始就被灌入了浓浓的火药味,坦诚说,批驳哥的第一次批驳中明显带有太浓的感情色彩,应该是出于对实习没有收获这个观点的愤怒,也是出于想引导大家的一片诚心。但是,我个人觉得,现在的人容易消极,容易产生这种情绪,包括我自己,也常常觉得实习没有收获,就是在这耗日子,但是收获多少才是知足呢?在希仔写的《实习让我们收获了什么》这篇博文里,提出的很多问题真的值得我这类觉得没收获的人好好反思一下。
看《冰点故事》的.时候,常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新闻,那是记者亲自调查报道出来的,没有炒作、没有政治意义上的宣传,有人情味,贴近读者。一直梦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记者!可惜中国青年报的实习生都限制的那么紧,只接收那几个学校的。书里常常看到李大同谈到如何就某个问题进行报社内的业务讨论,我当时想这种业务讨论现在不知道还有吗?或者还有几家报社在坚持。总之我在我的实习单位没有看到过,也没有看到过可以刊登此种讨论的内参或者别的什么媒介。所以我觉得这次博客上的讨论颇有那种业务讨论的滋味了。
还记得实习之初的时候,我是多么的坚定:找一家报社、做一个记者然后再做编辑、留在北京,这大概就是我大学毕业后设定的三个小目标吧,实习总结《半个实习总结》(http://www.yjbys.com)。 ◆分享好文◆既然学了新闻,而我又是铁了心要工作的,那么就只能先从事新闻行业了,毕竟让我去做别的也没底气了。所以想来想去,我觉得在报社里做记者应该是最锻炼自己的,尤其是从业初期。这学期一门课也没选,就想一心一意的来做实习。但是实习之后,才发现,你满腔热情了来了,但是却没有人用,常常在那一坐一个下午,陪伴你的就是失落,有时想不通,为什么这么廉价的劳动力老师会不用呢?而且,常常是来上班的时候部门就我一个人来了,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。久而久之,习惯了,通了一点了,但是真怕自己会一不小心就堕落了。
一个大三的实习生,我不知道在别的地方会怎样,总之谈自己的感觉就是限制太多了。首先,老师不会把你当能留下的人来培养,因为你大四还得回学校实习,所以老师得尽量培养其他记者。这一点我理解。其次,我在的是报社里的周刊,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特定的口,一周才一期,总共两个版,哪有那么多地方发表你的文章,几乎每次头条倒头条之类的主编可以提前一周就定好了,谁做哪个,哪有你的份呢?当然更不会给你个口让你去跑的。再者,周刊是要经营的,所以更是没法交给一个实习生的。所以这一点我又理解了。既然是为某一个部门或者领域服务的,是拿他们钱的,那么文章自然都是有针对性的,宣传性的,这不是我认可的新闻。不过我理解。当然还有一点,就是我最初的指导老师带了我不到一个月就离开报社了,导致我从此成了一个孤儿,只是在这个部门,没有了指导老师,没有人直接带你,所以我没能享受到老师的指点,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。
陆陆续续,大家的实习都已接近尾声了,但是我和文静来报社的时候却签到了八月底,是留是走?抉择!选择留,一是为了完成当时的承诺,说我们可以做到八月底,怕影响到学院甚至学校的信誉;二是在这里不管是报社还是部门的老师,有的时候太尊重你了,让你觉得就这样走了会受之有愧。选择走,是觉得在这里可能学不到太多了,虽然老师已经尽量让你接触各种采访了,但是只是不想待在这里一个下午或者直到晚上无所事事,每周只是周二一个部门会议周三做个版就了事。这与之前的想象差的太远了。或许去一家都市报,还能到处跑跑,没有那么多限制,至少锻炼机会应该多点吧!
其实我倒真希望自己现在已经毕业,做一个真正的记者,就可以自己发挥一点了!
李锐
记录激动时刻,赢取超级大奖!点击链接,和我一起参加"2010: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"活动!
  〔半个实习总结〕
《半个实习总结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